风蚀气象站是一种专门用于监测与风蚀现象相关的气象要素及环境参数的专业观测设备,主要应用于农业、生态、地质等领域,旨在评估风蚀发生的风险、强度及影响范围驰盈优配,为土地荒漠化防治、农田保护、生态修复等提供数据支持。
核心监测参数
风蚀气象站的监测参数聚焦于风蚀形成的关键驱动因素,主要包括:
风速与风向:风是风蚀的直接动力,风速大小决定风蚀强度(风速越高,携沙能力越强),风向则反映风蚀的主导方向。通常监测范围为 0-60m/s(风速)、0-360°(风向),精度分别达 ±0.1m/s、±2°,且需记录瞬时值、平均值(如 10 分钟平均)等。 空气温度与湿度:温度影响土壤水分蒸发速率,湿度则与土壤表层干燥程度相关 —— 干燥的土壤更易被风侵蚀。监测范围一般为 - 40-60℃(温度)、0-100% RH(湿度),精度分别约 ±0.3℃、±3% RH。 降水量:降水可增加土壤湿度,抑制风蚀(土壤湿润时黏结性强,不易被吹起),但强降水可能导致地表裸露(如冲刷植被),反而为后续风蚀创造条件。多采用翻斗式或光电式传感器,精度达 ±0.2mm。 土壤相关参数: 土壤湿度(表层 0-5cm):直接反映土壤抗风蚀能力,湿润土壤抗蚀性强,干燥土壤易被侵蚀。 地表粗糙度:地表起伏程度(如作物残茬、植被覆盖、沙丘形态)影响风速分布,粗糙度高可降低近地面风速,减少风蚀。 沙尘浓度(PM10、PM2.5):直接反映风蚀发生时的沙尘释放量,评估风蚀强度。 太阳辐射:影响土壤温度和水分蒸发,间接作用于风蚀过程,部分站点会监测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等。风蚀气象站
发布于:辽宁省长宏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