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满足职工住房需求,国有企业兴建了大量预制板楼房。这些楼房以其低成本、快速建设的特点,一度成为职工的幸福象征。然而,时光荏苒桥宜速配,这些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建筑,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2020年国家宣布棚改退出历史舞台,旧城改造 (旧改) 取而代之。旧改旨在对老旧小区进行修缮改造,而非大拆大建。然而,即使是旧改,也存在约20%的老房子面临“全面拆除”的命运。这引发了人们对预制板楼房未来的担忧:这些老旧建筑是否也将难逃拆除的厄运?
预制板房的建造方式,是将水泥浇灌成预制构件,再运至工地拼接安装。这种建造方式虽然高效低成本,却也注定了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通常只有30-50年),远低于现代商品房的70年寿命。此外,预制板房还存在三大显著缺陷:其一,隔音隔热性能差,冬冷夏热,噪音扰民;其二,防水性能不足,楼上漏水极易殃及楼下;其三,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弱,抗震抗洪能力不足。
展开剩余53%2023年,《建筑节能条例》正式实施,明确禁止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预制板房等不符合规范的建筑物。基于此新规,预制板房的处置将采取差异化策略:
首先,对于经权威机构鉴定,主体结构完好、可安全居住的预制板房,旧改将对其进行修缮改造,纳入旧改项目,避免拆除。
其次,对于主体结构已受损,即使进行旧改也无法修复的预制板房,以及无法抵御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的预制板房,将被认定为老旧危房,予以拆除。
再次,位于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预制板房,极有可能成为开发商投资建设大型商圈、高档住宅等项目的重点目标,面临拆迁的风险。
最后,那些阻碍城市规划实施的预制板房,例如位于高架桥、道路拓宽、主题公园、地铁站点等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将被强制拆除,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
总而言之,预制板房的命运,并非一概而论。其去留将取决于房屋本身的结构安全状况、所在位置以及城市规划等诸多因素。 旧改政策的实施,为这些老旧建筑的未来勾勒出复杂而多变的图景。
"桥宜速配
发布于:山东省长宏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